|
秋分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自這天起,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逐日下降。天津中醫一附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孫慶建議市民秋分后要早睡早起,以利于疏肝調神。
“秋季,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睂O慶說?!端貑査臍庹{神大論》中“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闭f的就是秋季,人要像雞一樣早臥早起。古人將雞視為陽氣鳥,認為它與陽氣相同,代表了陽氣的生發與收藏。此外,秋分時晝夜溫差加大,早晚應隨時添衣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加形改c疾病的人,秋分后還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以防寒邪直中脾胃。在飲食方面,秋分后氣候干燥,燥邪易傷肺,人易出現皮膚干裂、口咽干燥、大便干結、干咳少痰等癥狀。飲食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還應多食有潤肺生津、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梨、藕、百合、荸薺、銀耳、蜂蜜等。秋分以后,陽氣漸收,人體肝臟之氣也隨之收斂,越往后肝臟的疏泄功能會逐漸減弱,加之人們容易產生悲秋情緒,肝臟疏泄不及就易導致焦慮、抑郁。秋分時節天氣涼爽,很適合戶外活動。外出秋游、運動都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除了以上日常起居需要注意以外,秋分時節可以嘗試一些中醫藥傳統干預方法調理身體狀態。穴位按摩:選擇中府、膻中等穴位,每天按揉穴位5至10分鐘,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度,可以起到宣通肺氣、寬胸理氣的作用。中藥茶飲:選用桑葉、菊花、枇杷葉適量泡茶飲用,可以起到清肺潤燥的功效。
|
|
|